俱乐部的观念虽然在上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逐渐被扔掉,但在今天,大的经济环境需要运营者进行深耕细作的时候,才又重新被重视起来,并且大家纷纷寻求的是在其中找到宝藏。
一个机构是会员制组织还是俱乐部,看起来区别不大,但却是对所属企业的今天、未来有着重要定义价值的事情。
在讨论汽车俱乐部行业标准的时候,有人提出把网络社群也纳入其中,也有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最终这个在汽车行业也是在中国的俱乐部领域的第一部行业标准还是放宽了尺度,让更多的机构可以纳入到规范化运作的轨道中。
简单讲三点,首先会员制里面包含了俱乐部,也就是说会员制是个更大的集合。其二,会员制更像是买票进场的天选公园,而俱乐部的限定因素更多,也更具长久性。其三,在运营机制上看,会员制顶多是一买一卖的买卖关系,而俱乐部也就更像中国人常说的生意关系。
在今天的中国,消费项目日新月异,本来就很贫瘠的运营俱乐部的土壤也就变得更加难于耕作。
相对而言,简单的会员制,可以给会员——消费者带去“门内人”的感觉和“占便宜”的体验就来得更简单直接。视频网站的会员可以让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影视剧资源,而不少超市的会员则可以享受到折上折的优惠,这两种会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模式。
至于在汽车后市场营销领域,不论是来自经销商的车友俱乐部还是主机厂的品牌俱乐部,基本上都属于以俱乐部为名,实践着会员制机构要做的事情。
在这种模式之下,消费者——会员只能体验到优惠,享受了便宜,得到了更多的额外的体验等等。这属于酬宾、顶多是长期酬宾的范畴之内。
今天的消费者早已被各种五彩斑斓的糖纸诱惑惯了,如果做项目的机构想用“糖衣炮弹”敲打,得到的结果只能是被人把糖衣吃掉,炮弹打回去。
我们在多次演讲、文章都提及过,那种缺乏真诚的、所谓的会员产品,在今天的这个时代注定是要失败的。
与之相对的是,俱乐部的观念虽然在上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逐渐被扔掉,但在今天,大的经济环境需要运营者进行深耕细作的时候,才又重新被重视起来,并且大家纷纷寻求的是在其中找到宝藏。
这才是俱乐部和以“占便宜”为核心的会员制组织最大的区别。如果我们还是以会员制组织为外延,在这个大集合内发现可能产生俱乐部成员的机会。则需要利用有意识的俱乐部活动,塑造出一种会员身份的共识。这个共识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甚至很可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而这种共识一旦成立,则可以通过活动,在会员与会员、会员与俱乐部的交互中产生出新的让人意想不到的硕果。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俱乐部的品牌叫“非凡”,那么俱乐部的所有活动就是在塑造其成员之间的对于“非凡”的集体认知,并且让会员之间发现彼此身上与众不同非凡之处,同时,俱乐部也在组织各种超越平凡的活动,让一次次的活动加码在会员的身份认同之上,同时激发会员本身的能动性,逐渐让俱乐部的管理者退居幕后,这样的俱乐部才是具有活力,且充满了爱,走向未来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会员制是在满足一些生活上的基本需求,而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俱乐部是面向精神需求的。
如此,当一个机构在塑造自己的会员或者俱乐部产品的时候,也就自然应该知道该如何设计盈利模式,与运营机制了。
汽车俱乐部分会根据日常调研,以及对行业整体发展的研判,邀请有关专家,对目前中国企业俱乐部/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专业的研判,用专家视角,结合企业运营,长期发展,定下10个题目,用短文的形式发布出来,供以内企业参考。或有一点有价值,或能为引玉之“砖”都是一种有益的思考。
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也业内有识之士参与到行业发展的理论研讨中来,为中国的汽车俱乐部发展贡献力量。
文字作者为汽车俱乐部领域资深研究人员,本公众号转发仅仅为行业从业人员开拓思路。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CADA(China Automobile Dealers Association)于2003年由民政部批准成立,是隶属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汽车俱乐部领域及汽车后服务市场领域的专业分支机构,受国家法律保护;分会由全国各地汽车俱乐部及汽车后服务市场产业链相关单位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依法组成;是自律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分会的秘书处设在北京市。
分会工作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包括汽车俱乐部,汽车救援,汽车代驾,旅居车(房车)及汽车营地,汽车旅行,汽车文化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天选团队